企业ERP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,涉及到销售、采购、生产、仓储物流、财务、IT等各部门,那么为了保证ERP的成功实施,达到预期的目的,ERP实施过程中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呢?财务部在ERP实施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呢?今天我们从两个案例看一下这个问题。
A公司于2007年4月开始实施SAP系统,项目正式实施前,A公司组建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,由集团财务总监任领导小组组长,直接向总经理汇报,信息总监任副组长,IT部经理任项目经理,项目成员由销售、采购、生产、仓储物流、财务和IT部门关键人员组成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项目整体方向由财务总监把关,财务部派出了2人全职参加项目,6名关键用户参与项目,占项目成员的30%。项目开始前,就确定了SAP实施成功的考量标准,即出具满足管理和业务需要的报表,以此为最终目标,财务在实施过程中处于一种强势的地位,以输出的信息满足管理和业务需求为标准,操作方便性、界面美观等全部给它让路。2007年10月正式上线, 2007年11月,系统出具第一份正式和准确的三大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,SAP实施成功。
K公司于2008年3月份开始实施SAP系统,项目正式实施前,K公司也组建了实施领导小组,由公司运营总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,向总经理汇报,IT部经理担任项目经理,项目成员由销售、采购、生产、仓储物流、财务和IT部门组成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项目整体方向由运营总监把关,财务部派出了3人作为关键用户参与项目,占项目成员的15%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业务处于强势地位,以满足业务处理为重点,一些具有企业特点的业务全部以符合现实操作为要求进行配置,财务处理为满足业务操作为前提进行方案设计,而且在整体方案的设计环节,都是业务在主导,财务处理为其让路。2008年10月份正式上线,运行前期,没有出现大的问题,到2010年,随着管理要求的提高,管理者需要的客户利润表、地区利润表、产品利润表都不能出具准确的报表数据,客户来款报表、客户收入报表、客户对账单、银行对点等都不能出具,前端业务的随意更改,导致财务数据冗余,给财务增加大量不必要的工作。2011年,K公司重新实施SAP系统。
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,A公司和K公司都“成功”的实施了SAP系统,但实施后的效果却差异很大,A公司是真正成功的实施了SAP,能满足管理和业务需要的报表,经过后期的优化,界面和操作方便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。K公司初期看似成功了,但给后续带来了很大隐患,不得不重新实施。
A公司和K公司实施SAP的差异在于实施过程中财务发挥的作用不同,这也跟项目的目标有很大关系。SAP(ERP,后同)本质是一个财务信息系统,目的在于通过SAP的应用,出具管理和业务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,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,同时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,减少重复性劳动的工作量,让员工有更多时间用于数据分析,通过数据分析,看出数据背后的问题,提高管理和业务水平。
同时,SAP是一个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集成信息系统,前端的业务蓝图直接影响后端的财务结果,所以SAP实施过程中,财务必须贯穿始终,要对每一项业务蓝图对财务结果的影响进行评估,以免不能获得项目预期(业务和管理要求)的信息。SAP不只是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重复性劳动,更重要的是产生满足业务和管理需求的信息,从而更好的支持业务和管理决策,提高决策的有效性。
所以,SAP实施过程中,财务从满足业务和管理信息需求的角度,从财务结果的角度,参与业务环节的设计讨论, 即使项目总监或项目经理不是财务人员,这个原则也不能放弃,宁可牺牲一些操作效率,也不能使财务信息紊乱,产生不了业务和管理需求的信息,这样不仅给财务带来风险,也会招致业务和管理层的不满。
更多erp相关,请点击百度搜索:ERP

相关评论
- 来自[广州客户]的点评
我们是上市公司,也是用的傲鹏的erp,从10年开始,用了好多年了,唯一不足的不能集团模式,不能做到一个帐套多个公司的
- 来自[中山客户]的点评
傲鹏中山也有服务人员,那个小个子的李工很厉害,问题到哪都能解决,晚上找他他也在
- 来自[广州客户]的点评
上erp真心不容易,傲鹏的顾问培训我们好几次,每次都是盯着我们来操作,折腾了好久才上线了,基础资料太重要了,我们就费时间在这里,傲鹏的顾问还是不错,没有放弃我们,终于上线
- 来自[东莞客户]的点评
傲鹏的产品还行,顾问也不错,全部模块都在用了
- 来自[广州客户]的点评
我们用了傲鹏近10年了,升了很多次级,大问题没有,小BUG还是会有的,尤其是二次开发的bug会多一些,建议大家不要轻易二次开发,尽量按他们的标准去操作
- 来自[广州客户]的点评
傲鹏的上门服务天数超过约定的天数,要另收费,不好,不收钱就好了,顾问还不错